1968年,物理学家钱三强被下放到陕西的河阳干校劳动改造。一天,他正在工作时,远远看见一个打扫厕所的妇女,似乎有些熟悉。他走近一看股天下配资网,惊讶得几乎无法相信——那竟然是他的妻子何泽慧。看到她出现在这样的地方,钱三强感到既震惊又心痛,他颤抖着问她:“怎么是你?你怎么也在这里?”
何泽慧并不仅仅是“钱三强的妻子”,她的身份远不止此。她是我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,也是中国核物理学的先驱之一。她是全球第一个观察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的科学家,甚至我国第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被命名为“慧眼”,以纪念她的贡献。这样一位在科学领域成就卓越的女性,怎么会沦落到扫厕所的境地呢?
原来,在那个特殊的年代,何泽慧由于在工作中被同事排挤,被下放到陕西劳动改造。而不久后,钱三强也被迫来到同一地方。那时通讯不发达,夫妻俩完全没有联系,没想到,他们竟然在这么意外的地方重逢——厕所旁。
面对这样的命运,何泽慧没有抱怨,而是以一种非常坦然的心态接受了这一切。她并未因此感到屈辱,而是表现得宠辱不惊。当钱三强因为环境艰苦而情绪低落,认为自己浪费了时间,抱怨不断时,是何泽慧一直鼓励他,安慰他说:“一切都会过去的。”
展开剩余72%何泽慧出身显赫,父亲何澄不仅是山西剪辫子的第一人,还在当时成为了第一个去日本留学的人。何家的传统重视教育,何泽慧从小生活优渥,接受了良好的教育。她的家族在清朝300年里,出了15位进士,其他如举人、贡生等人才更是层出不穷。可以说,何泽慧的背景非常显赫,她的成长环境也极为宽松。
在清朝时代女性仍需裹足的年代,何泽慧却可以自由出入学堂,享受着知识的滋养。她的家风开明、崇尚教育,使得她的兄弟姐妹们都非常优秀,而她自己更是在学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。
1932年,18岁的何泽慧考入了清华大学物理系。当时物理系的主任叶企孙对她的选择不太看好,劝她选择其他学科。然而,何泽慧坚定自己的选择,并用天赋和努力证明了自己的能力。1937年,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,并与钱三强并列为第一名。
然而,社会的性别偏见仍然让她在就业中屡屡碰壁。为了能有更广阔的学术平台,何泽慧决定出国深造,选择了当时顶尖的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,报考弹道学专业。这个专业当时属于德国的保密专业,不招收女性或外国学生,但何泽慧没有放弃,她通过找到系主任克里茨教授,诚恳地表达了自己为祖国报效的愿望,最终教授破格接纳了她。
1940年,何泽慧顺利获得博士学位,并开始在德国进行原子核物理的研究。在这一过程中,她与国内的亲人失去了联系。她试图通过在法国的同学钱三强与家人联络。经过两年的书信往来,32岁的钱三强最终向她发出了求婚信。何泽慧接受了他的求婚,并于1946年在巴黎结婚。
婚后的两人继续共同致力于物理研究。1947年,他们发现了震动世界的铀核三分裂、四分裂现象,何泽慧也因此被誉为“中国的居里夫人”。尽管这一发现足以赢得诺贝尔奖,但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,他们未能获奖。
1948年,正当他们的事业达到巅峰时,祖国的召唤让他们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一切,带着不到一岁的女儿,回到了贫困的祖国。当时,国内的科研环境极其艰难,他们几乎从零开始筹建近代物理研究所。在这个过程中,钱三强和何泽慧为解决实验设备的缺乏,四处寻找废旧材料,通过回收零件制作出科研设备。
此外,何泽慧还将自己家族的财富捐赠给了国家,用以支持科研和国防建设。她和钱三强也参与了我国核弹的研发,尽管她未曾出现在核弹研发的名单上,但她的贡献无疑是巨大而不可磨灭的。
何泽慧为人低调、朴素,尽管在科学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,她始终未曾追求个人荣誉和享受。她住在破旧的老小区,穿着普通的衣物,过着简朴的生活。在科研之外,何泽慧将自己的心思完全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,从不为自己谋取任何私利。
直到90岁时,何泽慧依然坚持每天坐公交去工作,单位为她提供专车时,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,因为她认为自己只要能走路,就不该浪费单位的资源。2011年,何泽慧在97岁时,结束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。
她的故事告诉我们股天下配资网,真正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个人的成就,更在于一个人能够在平凡中坚守自己的初心,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。何泽慧的精神,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顺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